(原标题:险企登陆新三板提速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由于过去的政策不明朗,在目前新三板挂牌的8667家公司中,保险系公司占比很小,仅有永诚保险和众诚保险两家公司,且交易情况颇为尴尬。随着日前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切或将发生改变。
《通知》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在新三板挂牌,鼓励挂牌保险公司采取做市方式或竞价方式进行挂牌股份转让。业内普遍认为,监管政策的放开,将有利于更多保险公司提速登陆新三板,从而使保险业成为新三板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挂牌企业的交易活跃度也将有所提升。
门槛宽松引险企热情高涨
有媒体披露,永诚保险自去年7月30日挂牌以后,未有任何定增记录和成交记录,而挂牌新三板保险中介企业的表现,却比保险公司积极很多。据统计,目前新三板归类为保险业的企业已达13家。其中,除两家保险公司外,其余均为保险中介企业,截至目前,融资金额已超过2亿元。而保险相关企业做市转让只有5家,成交活跃度并不高。
整体来看,在A股排队的保险企业数量较多,但顺利上市的保险公司仅为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及新华保险四家。相比A股市场“连续3年盈利”等硬性门槛,新三板上市要求的“拟上市公司存续满两年”以及没有具体财务指标的入门条件较为宽松,也成为保险公司对于新三板热情不减的原因。
受政策利好驱动,不少中小保险机构已开始尝试登陆新三板。据记者了解,总部位于成都的某财险公司目前申请挂牌新三板的审查进度为“待出具反馈意见”。另有10余家保险公司也正在积极申请或计划申请挂牌。
一位不愿具名的险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保监会的支持表态,对于想要挂牌新三板的保险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保险企业可以在新三板中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促进公司发展,提高流动性。利用新三板这一全国性平台,可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融资压力促险企迫切“补血”
毋庸置疑,今年正式实施的偿二代监管制度无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于在业务结构、风险管控、资产与负债错配等方面过于粗放的中小险企而言,融资压力将有增无减。由此可见,挂牌新三板自然成为中小保险机构青睐的“补血”渠道。
在偿二代的大背景下,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保险行业掀起一股增资潮。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近20家中小险企增加注册资本金的申请获得保监会批复,合计增资超过250亿元。
不仅如此,除了股东增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成为险企“补血”新渠道。今年4月份,平安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券100亿元。记者注意到,自去年6月底平安财险5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成为第一单后,10余家险企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额度近900亿元,截至目前,险企已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近700亿元。
尽管险企增资潮仍在持续,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已披露偿付能力数据的62家寿险公司中,有44家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较一季度末出现下滑,更有部分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为负值或已临近偿付能力充足率100%的监管红线,险企融资压力递增可见一斑。
险企登陆新三板正式“开闸”
近年来,新三板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挂牌公司数量、融资规模和融资能力显著提升,挂牌新三板已成为中小保险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健全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为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对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通知》不仅阐明了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总体态度,确立了鼓励采取做市或竞价等更公开透明转让方式的政策导向。同时,《通知》还规范了保险公司申请挂牌的有关工作程序,明确保险公司挂牌以后的股权监管要求,允许自然人投资以做市或竞价方式挂牌的保险公司股份,并比照上市保险公司进行股权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通知》放宽了对于通过协议、做市等方式持有挂牌新三板保险公司股份股东的资格,不再禁止自然人成为非上市保险机构股东,这不仅突破了“自然人不能当非上市保险公司股东”的限制,也是多年之后,监管层首次作出的正式明确表态。
“允许自然人投资以做市或竞价方式挂牌的保险公司股份,并比照上市保险公司进行股权监管,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对公司进行公平估值;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这将促使险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规范性。”有保险专家表示,监管层对于险企挂牌新三板的政策放开,不仅拓宽了险企的融资渠道,有望吸引一批保险企业进驻新三板,这对于保险企业和股转系统来说更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