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网在线 > 正文

    江南生态美,绿意最动人。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吴兴区“榜上有名”。这是继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后,吴兴获得的又一块“国字号”招牌。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吴兴区作为主城区,努力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近年来,该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生态吴兴”发展战略,通过创新环境监管体制、厚植生态根基,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方向,加速推动环境向“绿富美”、产业向“高精尖”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美丽经济共赢的吴兴特色发展之路。

    QQ截图20201106081720.png

    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全力呵护生态底色

    连日来,一艘蓝白相间的迷你“无人船”,航行在吴兴区汤溇、元通桥和西山漾等地的河道上。吴兴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艘船上搭载的在线水质监测仪、采样系统可快速定量分析河道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水温、氨氮和总磷等多个水质指标的沿程变化,船体底部安装的声纳设备通过对河底及两岸声纳反馈图像的分析,可以快速锁定暗管的疑似点位,精准定位暗管信息坐标。运用这项无人船巡航监测技术,为吴兴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精准技术支撑。

    吴兴坐拥丰厚的生态文化资源。2300多年的建城史,人文荟萃,一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留下的《吴兴山水清远图》,让“山水清远”成了吴兴的代名词。如何把这一方山水保护好、传承好?如何让吴兴的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清新、生活更宜居?

    生态所思,责任所负,情怀所系。近年来,吴兴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在建区之初,“生态吴兴”就写进全区发展的总目标,严守底线,抓重破难,全力呵护“生态底色”。

    在推动示范区创建的进程中,该区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建筑工地扬尘、VOCs治理全过程监管、秸秆焚烧等重点,空气优良率和PM2.5持续保持“一升一降”。基本实现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区控以上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5%以上,在全市率先实现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全覆盖。

    围绕装备工艺、环保治理等环节,该区全面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严格实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环保准入的高门槛,大力推进绿色制造,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工厂覆盖率达90%,有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近3年来累计整治提升和关停“散乱污”企业4247家。

    为了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今年,该区还积极探索智慧化、精准化治水模式。利用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技术,分批对全部乡镇街道范围内河道开展洗地式排查,全面排查黑臭水体、蓝藻水草及沿岸垃圾等问题。借助“智慧巡河APP”等平台实现了巡河数据及时采集、河道状况快速更新、发现问题快速上报处理。

    今年前三季度,该区PM2.5浓度为26μg/m3,同比下降18.8%;空气优良率为84.2%,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全区14个区控以上断面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其中国控汤溇断面水质达Ⅱ类水,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zjrb2020110600010v01b001.jpg

    创新方法有力有效 畅通特色发展路径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吴兴注重机制创新。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吴兴区科学编制《湖州市吴兴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快“南拓”“北融”“东联”“西接”步伐,形成区域联通、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的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2017年,吴兴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及5个专业委员会,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环境管理新格局。作为全市唯一试点,该区深入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

    吴兴在全市率先通过政府招投标购买服务的创新方式,推动漾西铝合金园区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监理,补齐基层环保人员不足的短板。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东林镇为试点,在全市首推“危废第三方规范化全过程监管”服务,58家企业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进行危废管理,有效解决企业环境隐患问题。稳步推进3个小微企业危废收贮运一体化项目(一环汽修行业危废收集、贮存转运项目,欧汇科技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湖州金洁静脉再生利用中心)和一般工业固废收贮运一体化项目(吴兴区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设。

    近年来,吴兴出台了《吴兴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量化问责暂行规定》《吴兴区村级生态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等一批生态环境监管政策,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各级干部在生态领域的履职担当。在全市首设公益诉讼专项基金,助力生态修复顺利开展。当地深化建立“公检法环”司法联动机制。通过执法倒逼,有效解决生态领域突出重点环境问题,环境信访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治理公众满意度连续5年稳步上升,满意度达到85.4%。

    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道路上,吴兴以改革的思维和力度全力构建“生态吴兴”,全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宜居乐活之地。

    为压实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区纪委区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聚焦相关单位和部门围绕决策部署和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紧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主体责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环节的关键人和重点事,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机制、倒逼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以高质量监督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高质量创建。

    zjrb2020110600010v01b002.jpg

    生态好百业新

    “美丽产业”托起“绿色福祉”

    既要护美绿水青山,又要做大金山银山。

    今年国庆长假,全国各地游客追着绿水青山而来,给妙西留下了一座小小的“金山”——短短8天,妙西镇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8392万元,同比增长41%。

    妙西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所在地。然而曾几何时,在这优美山水诗画中,竟藏着20多家矿山企业。在“开矿致富”的热潮中,妙西人却把目光放在了长远的未来。上世纪90年代,当地实行“封山育林”政策,拒绝工业项目入驻,把山水资源保护了起来。如今,这片被守护的绿水青山从另一条渠道给了妙西人丰厚的回报。

    依托生态优势,妙西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去年以来,妙西镇累计引进旅游项目17个,3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266.8亿元。原乡小镇、慧心谷绿奢度假村、长颈鹿庄园、西塞山前木墅酒店、廿舍度假村等一批项目在这里落地。“百坦”的生活步调、绿水青山的环境,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吴兴体验向往的生活。

    再来看几个小村庄的故事。

    织里镇义皋村,依溇傍水有人家,昔日“臭水河”化作一条清流穿村而过,水生植物与边坡绿化相映成趣。通过对义皋古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村落内外的稻文化、鱼文化、溇港文化等历史文化景观重现,古村焕发新生,吸引众多游客。

    古树古桥河水清,灰瓦白墙木门廊……如今的吴兴高新区杨溇村换了新颜,乡村创客空间、乡村游客集散中心、民宿样板房等一系列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座水乡出现。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乡村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投资,村里40多栋闲置农宅变成“网红民宿”,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吴兴深度挖掘丝绸文化、溇港文化、茶文化等内涵,旅游产业化、农业品牌化和环境美化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生态吴兴”渐行渐近。

    与“生态吴兴”相得益彰的“美丽经济”——绿水青山,不仅是吴兴的“金字招牌”,更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2019年,吴兴区旅游总收入达253亿元、增长19.7%。

    同时,吴兴区持之以恒做好产业绿色发展的文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重点工作,加快完善以园区、工厂、供应链、产品、标准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以绿色智造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质效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3.3%、9.3%和11.3%。累计13家企业获评绿色工厂,一、二、三产业比例达2.9∶43.8∶53.3。

    在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榜单上,吴兴名列第一位。另外,吴兴已实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大满贯”。